平时的我,还是相对更喜欢国学经典一类别的书籍,一首好诗、一段好词,唯美的让人心旷神怡。纯属偶然,我去老公单位,他随口一句:“你们有没有设置图书一角啊,我们那书不少呢,你要想看,我带你过去借几本。”或许是那份对书籍的偏爱与执着,让我对他的提议唯命是从,随着身影直奔图书角。 偶遇佳作,“不抱怨”运动引关注; 那些摆放的书籍相对更全面,除了部分业务用书,国学经典,便是心灵励志类的居多。许是缘分吧,那本尚未拆封的《不抱怨的世界》竟悄然入眼;那位美国知名牧师威尔·鲍温发起的一项“不抱怨”运动令人不自主的想要去关注,而那只简单纯粹的“紫手环”,更是无形中引人蠢蠢欲动,意愿介入其中,弘扬一场声势浩荡的正能量,却又不得不感慨于这场运动的持续完成其实真的特别艰难。 这场运动邀请每一个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色手环,只要一发现自己抱怨,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,而且不能从本身意识上偷懒耍滑,直到这个手环能真正持续戴到同一只手上21天,完成连续21天不抱怨、不批评、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。 身未参与,“不抱怨”运动寻定位; 我虽然对这项运动表示关注与认可,却没有马上将紫色手环套在自己的手上,立即进入参与状态。因为我突然在反思,从早到晚,不管是面对家庭、工作还是其它,我究竟每天会达到多高的抱怨率?而所谓的不抱怨,到底该如何界定?是毫无原则的避让,还是就事论事的排除?那么在挑战与接受之前,我想,我不能模棱两可,我需要清晰,需要给自己一个确切点儿的定位。于是我开始翻看书籍,从简介渗透,开始寻找我所需要的答案。 首先,我了解到此书中抱怨的含义以《韦氏词典》的解释为依据,即表达哀伤、痛苦或不满;随即我又从百度查询,注解基本同义,为埋怨,心中不满。可见,抱怨的前提是以自身的态度为依据,往往是在你遇到无法掌控的事件,或超出预期效果的问题面前,毫无避讳的表达出你的不满与怨气,或破口大骂、或嗤之以鼻……总而言之,呈现出一种无畏的反抗,一种无能的发泄……归根结底,一系列问题不仅无法得到圆满的结果,还会让你自身产生怨恨,久而久之,无法自拔、郁郁寡欢…… 然而现实中应该有很多人,明知抱怨的产生与扩张是一种负能量的延续,却依旧喜欢且习惯性的沉浸在这样的模式中身体力行,甚至无法自拔。 透其含义,“不抱怨”运动显意识; 就像书上说抱怨就好比口臭,当它从别人的口中发出时,我们能注意的到;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,我们却察觉不到。我在想,这段话其实恰巧印证着当下“我”的状态,应该算是朦胧阶段,可谓无意识的无能,即无意识的抱怨。 就像昨天是周末,本来打算带孩子出去玩,可清早醒来,便听见吼叫的狂风,漫天的扬尘,断了出游的念头,不禁埋怨一句:“刮的什么风啊,真讨厌!”老公却反口回一句:“自然现象,你管的了?麻烦不麻烦!”随即我便紧接着一句:“我愿意,你管得着吧?”一来二去,一系列无谓的抱怨就这样脱口而出,虽无关痛痒,却让我们彼此心里都憋了一口气,也在无形中为这一天本该保持的好心情提前上了道枷锁。 其实,我们就是习惯在自我的世界,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论证,毫不避讳别人的感受与认知;我们还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,评判别人的行动与言辞;我们还习惯发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,疏忽于自己的不妥与恶劣。于是不断的相互排斥,产生抱怨的连锁反应,扰得自己和别人均不得安宁。 解其答案,“不抱怨”运动扬正气; 停止抱怨,就是让我们学会反思自己的错误,认知自己的言行,如果你看不惯某种东西,你可以运用正确的行为改变它;可如果你无法改变它,那你就改变自己的态度,不要抱怨。 其实,“不抱怨”运动有一个的美好的愿景,那就是让世界上更多人分享不抱怨手环,借此契机转变更多人的生活态度,使大家变得更加积极乐观,以此提升世界上所有人的意识,减少仇恨与埋怨,愿我们的后代子孙,会生活在一个没有抱怨、更加快乐幸福的世界。 |